茶粿、缽仔糕、芝麻卷等傳統港式糕點,近年已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,不過售賣這些糕點的老式餅店或小販買少見少,平時港人要品嘗到都不容易。
短短三年間,糕點時光目前擁有三間實體零售店,並於今年八月開設首間堂食咖啡室,將港式糕點帶到更大的舞台。兩位創辦人雄心勃勃說:「我們的願景是能夠成為香港手信,外國遊客都會來品嘗一下我們的糕點並帶手信回國!」
上月初,糕點時光的全新「咖啡店」正式進駐北角街頭,店舖以鮮明的橙色外牆和圓形中文招牌,為這條街道注入了一股文青氣息;店內的特色花磚、淺木色藤椅、舊式月曆、駱駝牌暖水壺等布置,為整間店舖添上一份懷舊感覺,點明了品牌的「時光」主題。
這間「咖啡店」不賣咖啡,也不賣芝士蛋糕,主打港式懷舊糕點,「我們以新派形式包裝食品,例如有DIY動手包糖蔥餅拼盤、奶蓋沾醬手工糯米糍、精緻懷舊大菜糕,希望藉此保育及活化這些平時只在街邊檔口、賣得很平,甚至是買少見少的港式懷舊糕點,以更玩味的方式呈現給大家。」糕點時光創辦人李昕君表示。
從文化研究到創業
創立糕點時光前,李昕君在修讀文化保育及文化政策的碩士學位,「我會在家附近幫襯老人家推車仔售賣的茶粿、缽仔糕,留意到他們的經營模式多年來停留在街頭擺賣,基本上不會有專頁,Openrice、Google Map都不會找到他們,我對這個主題很感興趣,便着手研究,並在過程中接觸到很多擅長製作港式傳統糕點的長者婦女。」
她深感港式傳統糕點若無法傳承下去,實在相當可惜,「明明台灣芋圓都是傳統食品,都能夠發揚光大開到全球都是,成為潮流食品飲品,港式傳統糕點為何不行?」帶着這個想法,她與拍檔楊明珠開展了創業之路。
二人參加了多個創業比賓,成功獲得合共三十萬元獎金作為創業起動資金,並在二一年初創立品牌,首先租用中央廚房生產食物,確保衞生和規模化生產,再透過網店及限定店銷售產品。「我們售賣的港式傳統糕點,大部分都是創新口味,包括最具人氣的流心芝麻卷、奶黃西米糕、蝶豆花柚子凍等。」
李昕君憶述創業首年不斷在商場開設限定店,「大大話話都有十幾廿次,短至一星期都會做,希望藉此試探市場水溫,了解不同地區客人的需求。」
過程中她們發現港式懷舊糕點在港島區特別受歡迎,「可能因為新界區還有一些檔口售賣這些糕點,港島真的比較少見,加上學校多,放學後有一班學生來幫襯下午茶,所以生意特別好。」於是二人同年年底於西營盤創立首間實體零售店,及後陸續進駐南昌、尖沙咀、荃灣等地區的商場。
由於每天製作新鮮傳統糕點需要大量人手,糕點時光選擇以社企形式經營,聘請基層及退休婦女,「很多五十歲以上的金齡婦女廚藝很好,我們希望提供一個展現她們才華及技能的機會,讓她們重新投入社會工作,我們已經培訓至少五十位婦女,部分更成功轉介到其他機構工作。」
這種經營模式為企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溫暖,李昕君笑言:「感覺好似多了好多個媽媽,有時着背心短褲都會哦我哋驚冷親,又會煲湯畀我哋飲,得閒又會用私人時間研發新糕點,不會跟我們計較太多。」
另一方面,以社企形式經營可為社會創造價值,亦令糕點時光在業界備受肯定,成功獲得多個創業基金支持,包括政府社創基金、AIA Cre8等,「後者幫我們捱過疫情一關,當時生意很差,零售舖一日賣得幾件糕點,生意額五十蚊都冇,但作為社企有社會責任,不想辭退任何同事,這筆資金助我們變陣推出DIY糕點材料包,材料齊全,附有清晰指引,讓大人與小朋友安坐家中,即可在一小時內輕鬆製作古法缽仔糕或茶果,反應不錯,起碼畀到人工又交到租。」
開Cafe望成香港手信
今年糕點時光再下一城,獲得「餐飲業青年創業家比賽」,除了二十萬元的創業種子基金和行業專家作師友指導外,更可租用北角咖啡店現址三年,以及享有十四個月免租優惠,「雖然裝修花費近百萬,但超過一年的免租期給了我們很大信心,至少團隊不會急於達到收支平衡而進取地做好多偏離定位的工作。」
雖然近年本地咖啡店的經營環境不算景氣,李昕君強調最重要是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市場策略。「有很多咖啡店是老闆身兼咖啡師,沖咖啡好叻,但沒有想清楚定位,如何突圍而出;我們從品牌出發,透過不同限定店、實體零售店測試過市場反應,所以有信心!」
這種策略不僅吸引本地顧客,亦深受內地遊客歡迎。「最近多了些內地客光顧,有內地旅客在小紅書分享新店,現在內地旅客流行文化深度遊,都想試下港式糕點, 所以很受這班客群歡迎。」
今年四月,李昕君在「香港十大傑出創業青年」選舉中脫穎而出,成為得獎者之一。「我的願景是能夠成為香港的手信,外國遊客來到香港,都會來品嘗一下我們的糕點,亦會帶回國!」